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首次飞跃。达成这一飞跃,要拥有两个条件:
学会系统而又真实靠谱的感性材料。
需要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逻辑加工。也就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办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剖析、概括和改造,从而形成定义和理论的系统,才能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揭示和概括出来。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关键的飞跃。达成这一飞跃的必要性在于:
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只有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才能发挥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巨大用途,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只有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才能提升实践的自觉性、预见性、坚定性。脱离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检验和进步认识。只有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才能检验理性认识的真理性,使之得到检验、修正、补充和进步,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
达成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需要拥有的条件:第一,要从实质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己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适当的实践观念。第三,要把理论的正确性和现实的可行性有机结合起来,寻求达成理想客体的具体渠道。最后,理论需要被群众学会,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和历史的统一
1.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是什么原因
一个正确的思想,总是需要历程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由于: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受历史条件、科技条件、实践水平和方法等原因的制约。认识主体存在自己的局限性,受立场、看法、办法、常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原因的制约,人的认识能力的提升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某一理论、思想、策略等,经过反复实践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对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即使完成了。
然而,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的认识运动还是未完成。这是由于,世界及其联系和进步是无限的,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是无限的,这就决定了人的认识也势必是无限进步的过程。毛泽东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中一年级级的程度。
2.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无限进步的过程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过程。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认识和实践的矛盾,是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认识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克服和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种统一应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即主观认识要同肯定时间、地址、条件下的客观事物和实践相符合;这种统一又应是历史的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不断进步着的客观事物和实践相符合。
这一原理的意义:当客观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没有结束,向另一具体过程转变的条件还不拥有的时候,假如强制推移,把以后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目前来做,企图超越历史阶段,就会犯“左”的错误;当客观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随之而转变,假如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就会思想落后于实质,犯右的错误。毛泽东指出:大家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所有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割裂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左”、右倾错误的要紧认识根源。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工作办法的哲学基础。